top of page
Rectangle 155@2x.png

唯有少年X至善基金會

團隊成員

​業主介紹

長期推廣「台灣都原照顧計畫」的至善,起源為一個助人善念。
他們看見了一群被遺忘的孩子,生在都市、長在都市,卻不被看見。
足跡遍及許多原鄉部落,至善以大台北地區的原住民兒少為核心服務對象。
除了物質的幫助,他們認為當幫助對象自己有力量,才能真正脫離弱勢,
於是「培養在地人才」漸漸成為至善發展服務的核心重點。

傳播主張

原知原味

企劃前期,以深入探討都市原住民議題為主,

後期實際採訪了幾位在不同領域發展的都市原住民,

記錄了他們的小人物大故事,希望藉由他們的生長故事,

讓大眾更了解都市原住民的發展經歷。

目標對象

根據質量化分析結果,我們將目標對象設定為18-28歲的年輕族群。
 
深入刻畫族群的輪廓,可以發現他們具有以下特性:
1.對政治、時事、新聞感興趣。
2.熱衷批判,對抗社會不公不義。
3.喜歡在社群上表達自我,並經常對公共政策作出回應。
 
抓準族群特性,規劃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
期待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關注,一同為都市原住民發聲。
唯有少年-業主logo1.png
Group 243@2x.png
Group 242@2x.png
Group 241@2x.png
Group 240@2x.png
Group 237@2x.png
Group 239@2x.png
Group 238@2x.png

線上企劃

「有種經歷,叫親身經歷。」
大眾對原住民的種種偏見正是刻板印象與壓迫歧視的具現,而偏見來自於不了解。
 
我們希望帶領年輕人從根本認識原住民,
關注那些平常所被忽視的社會議題,並瞭解到每個人都是同等重要的存在。
 
只要是身為社會裡的一份子,我們就應該一起並肩合作,
打擊不平等,共創溫暖的社會。

原來這麼有趣

以反諷、 自嘲的手法,吸引年輕人關注「都市原住民議題」,

讓他們可以在享受圖文的趣味時,也了解到內容想表達的意義,

而「梗圖」也是年輕人最樂於轉載的資訊,透過分享,

更容易達到觸及不同族群的效果。

哪泥?!搜得斯嘎

處於資訊爆炸的世代,人類開始出現認知超出負荷的現象。

我們將繁雜的資訊整理成簡易的資訊圖,

除了利於受眾閱讀,也能更快速清楚地傳達訊息。

在內容上,以關於原住民的冷知識主題為主軸,

並以既詼諧又扣連時事的文案,

引起受眾的討論、加緊和粉絲之間的互動。

說文解字

語言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具力量也最直接的工具,

不分年齡、族群、膚色,都一樣重要。

我們希望帶著大眾從原住民的日常說詞開始認識,

以幽默惡搞的方式為詞彙下註解,

同時有專業的老師教大家正確發音,

讓觀眾不會因學習而感到枯燥,也不會因娛樂而失去教育初衷。

線下企劃

都原紀實

都原紀實為一個紀錄片系列,

以最真實且未經安排的內容將都市原住民與原住民的生活呈現給觀眾。

當中我們深入探訪了至善基金會,

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的據點「WAWA兒少福利中心」,

了解他們是如何幫助都市原住民孩童融入社會;

同時我們也親身探訪了位於南投縣的武界部落,

希望藉由紀錄片最真實的方式讓大家更認識原民進而去除都原微歧視。

​形象/活動影片

有種經歷,叫親身經歷。

「每一個被貼上標籤的受害者,

可能也曾在自己未知的情況下,

無意地以同樣的方式成為了貼人標籤的加害人。」

 

本活動實際走進校園,藉由較輕鬆的遊戲方式,

讓現代大學生了解到自己不經意脫口而出的微歧視言語,

很有可能傷害到其他人,

從活動中以溫柔的方式點醒他們,

喚起大學生對於微歧視議題的意識,引導學生反思自身。

認都二麥

以時下所流行的街訪作為拍攝形式,

出動「至善特派員」在路上隨機訪問路人,

並用鏡頭紀錄受訪者的第一反應。

節目以幽默風趣的調性後製,更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我們也會在影片中穿插原住民的feedback,

期望透過鏡頭傳達原住民心聲,

以更歡樂與平易近人的方式,帶大眾實質討論社會議題。

bottom of page